清明稞

时间:2024-01-18 18:23:13编辑:祖儿

24节气清明饮食习俗 各地的清明节食俗

24节气清明饮食习俗

吃青团子祭祖

顾名思义是青色的团子。用麦叶或青菜叶、艾叶、南瓜叶均可,先挤出汁,然后加入少许石灰和水拌匀,用此水与播米粉相拌搓揉成皮面(此时皮面已成育绿色),再以豆沙、玫瑰、芝麻等馅芯包入(以豆沙猪油馅为多),上笼蒸至熟即成。青团子色碧而韧糯,冷时食用清香无比,为清明节上坟祭祖的必备食品,民间有“祖宗亡人吃青团子”之说,这里还有一段与大禹治水相关的传说。

相传古代大禹治水,历尽千难万险为民造福,三过家门而不入。大禹死后,人们为了纪念他,纷纷到他坟上去上供,许多精美的供品都是大家亲手制作。当时,有一位后生说:“大禹一生为民造福,勤劳又节俭,我们献上这么多精美的供品,岂不违背了他生前的意愿,大禺能膜目于九泉吗?我们上的供品,要告诉他今年稻子丰收,明年麦子长势喜人,让他放心。”人们听后,觉得这位后生讲得有理,但又想不出用什么食品来表示,还是那位后生想出了一个办法;“我们何不用自己种的庄稼,糯米和麦叶做成团子上供?这样便可让大禹知道,今年稻谷丰收,明年麦子长势喜人。”大家立即用拼米磨成粉,用麦叶捣成汁,做出了“青团子”上供。从此之后,每年在麦叶返青的清明节,人们便做“青团子”送到大禹墓前上供。

久而久之,这一风俗便沿袭下来了,人们至今不忘扫墓带上“青团子”表示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和哀思。

荠菜团

清明节上坟所带的糕点中,必有家庭自制的荠菜团。早春三月,农村田埂边荠菜甚盛,且此时的荠菜鲜嫩无比。荠菜,性凉,味甘,有明目降血压的功能。农村姑娘多在此时手提竹篮、小刀,到田埂挑挖荠菜,或自己食用,或上街叫卖。荠菜团,便是用荠菜作馅、以播米粉为皮面傲成的粉团,由于荠菜有明目的功能,故又称眼亮团,荠菜团多以荠菜拌肉糜为馅(咸味),或以荠菜拌箱猪油作馅(甜味),另用糯米粉加沸水搓揉成皮面,做成团子状。

有两种煮法:一是上笼蒸煮称团子;二是下沸水锅烧煮称汤团(即元霄)。不论是蒸煮还是烧煮,不论甜味、咸味、其味均鲜美无比。既是清明节上坟的必备糕团,又是三月的时令美食。

清明节气

荠菜糕

又称眼亮糕。以孺米粉揉入荠菜做成糕,再加入生板猪油,上笼蒸熟,待糕冷却,切成片,再油煎食之,其味确不一般。也是清明节上坟的糕点和三月的时令美食。

荠菜做糕、做团,或与其他菜肴相配入俱均需先作处理:荠菜买回后,先去掉黄叶,剪去根,洗净,用钵或祥,现可用铝锅,加少许食盐,将荠菜腌渍半天,然后,再挤去汁水,将腌渍过的荠菜切成细末待用。荠菜不仅可制糕团,更可入撰,如荠菜妙肉丝、荠菜炒年糕、荠菜虾仁豆腐典、荠菜黄鱼羹等,均鲜美无比,不仅是家庭餐桌的好菜,还是各地高档价馆的时令名菜。

野火饭

旧时,人们扫罢墓,便在野外烧煮饭菜石用泥砖搭成灶状,就地取野草或小树枝作燃料,将带上的小铁锅支在临时灶上烧饭。菜肴多为上坟的供品,待米饭煮好,人们便席地而坐,在野外大嚼起来,被称为野火饭,如今称为野炊。

现时清明节上坟的人们也仍喜欢在野外就餐,享受春季的大好风光,领略郊外的乡土风情,确实给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与满足。只是现时的野餐,已不用再烧煮了,主食一般都带面包,蛋糕之类,除了上坟的吃食之外,还带上啤酒、饮料、卤菜等。到时,一张塑料布往野地里一摊,各种吃食放上,人们席地而坐,便可享受野餐的无穷趣味了。

各地的清明节食俗

清明

清明这日,各地还有一些食俗。通常,清明节早上吃鸡蛋、单饼,喝麦仁、玉米仁或高粱米稀饭。

在农村,这天则常用小米饭、豆饼、干饭喂马、骡、牛、驴等大牲畜,以镐赏其一年的辛劳,故有“打一千,骂一万,清明节管顿饭”之说。

如江南一带清明时节有吃青团子的习惯,而广东各地则比较流行清明吃祭祖过后的烧猪肉。除此之外,广东三大民系还各自习惯在清明节做些地方特色的食物。这些节日食物,不是注重祭祖所带来的祈福心理,就是侧重时令特色给人们带来的保健作用。潮汕俗语“时节吃时果”的意思就是到了时令就该吃应时的果蔬。此时的果蔬及相应食物,不但味美,还有养生效果,如潮州人清明节吃朴籽稞,就有清热祛火的功效。

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“润饼菜”和“清明馃”。

“润饼菜”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,俗称“润饼,或“擦饼”,再卷胡萝卜丝、肉丝、坷煎、芫萎等混锅菜肴,即可食用,甜润可口。

“清明稞”是以糯米、小麦、地瓜干等碾粉作皮,包上糖豆沙馅,蒸制而成,香甜适口。清明节吃“润饼菜”和“清明馃”,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。

想知道2020年清明节更多放假安排,请点击》2020清明放假安排时间表

上一篇:泡芙的由来

下一篇:没有了